江宁区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二
课题名称 | 环保型废旧材料在中班幼儿美术活动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 环保型废旧材料: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纸盒为加工对象,进行创作的艺术活动。 中班幼儿——是指4-5周岁的幼儿。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知,通过幼儿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感受,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 环保型废旧材料在中班幼儿活动中运用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教师利用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投放与制作,采用多种制作方法,培养幼儿对废旧材料的创新活动感兴趣,发展幼儿的操作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废旧材料是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活动中,有了废旧材料的投入,使美术活动不再单一,从而变得丰富多彩。 1.由于幼儿对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认知薄弱,对环保废旧材料的的塑造利用缺乏想象力。 2.由于幼儿缺乏对废旧物进行手工操作的正确指导,使幼儿往往不敢大胆去想象、创造。主要有两种情况: (1)内容接触过于少,不能够将自己想象的东西表现出来。 (2)内容选择比较有创造力,不敢大胆进行操作,对活动渐渐丧失了兴趣。 3.由于在活动组织前的过程中,经常是以现成的可操作性学具为主,其弊端就在于一是成本高,浪费大。大多是购买来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做保障活动很难长久地发展下去。二是不宜保管缺乏变通,幼儿玩过一段时间后材料容易破损。因此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改造使其发挥第二价值。因此废旧材料的出现不但填补了美术活动操作材料的单一,在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和构建的物品中,虽然没有成人的精致,但却是他们自己的创造发明、动手尝试的成果。幼儿从中不仅获得了操作经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中班幼儿环保型废旧材料改造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幼儿在与废旧材料的互动中主动探索、习得经验、获取知识,提高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中班幼儿环保型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运用的研究: 幼儿园美术活动要贴近生活,中班幼儿对周围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来拓展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废旧物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都可以作为进行美术活动的一种资源。 2.中班幼儿废旧材料改造的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载体,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纸盒等废旧物品不仅仅是废弃的东西,还可以“变废为宝”,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 3.家长用废旧材料对幼儿指导策略的研究:让家长们了解环保型废旧材料的作用是很广泛的,包括:剪、贴、画等方式来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去,进行拓展幼儿的思维,树立绿色环保、节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前期准备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1月) (1)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环保型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有效利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2)组织分析探讨,制订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9年2月----2020年1月) (1)依据目标有计划地实施。对幼儿在寻找合适的的环保废旧材料制作中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 (2)加强经验总结与反思,认真总结经验和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需要改善的问题,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地将教科研工作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20年2月-----2020年6月) 整理研究成果,分析效果,撰写论文及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出自己的理解与经验,以便展开我的研究。 2.访谈法 本论文通过正式访谈的方式,在区域活动中,根据教师们大胆投放纸筒、筷子、纸杯、纸盘、鸡蛋壳、蛋托、冰棒棍、纽扣、麻绳等环保废旧材料,形成自助式的区域材料投放设计,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与创意表达。 3.案例分析法 本论文将围绕研究目的,通过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正确指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课题研究条件: 我园主张利用环保废旧材料,正逐步打造美术特色幼儿园,主持人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是江宁区骨干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本人有大量接触培训和再学习的机会,另外参加了多个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 作为园内美术教研组的一名成员,在接触和学习并创造的机会上,比他人具有更多的操作机会和实验方法,在以后的活动中,争取获得更多丰富的实践与经验。 课题预期成果: 1.积极撰写相关的研究文章,争取发表、获奖; 2.课题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3.幼儿环保废旧作品照片。 |
区教科室审批意见 | |
|
|
|
环保型废旧材料收集方案
一、主题的由来
有一天,和和入园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空的饮料瓶,还没等我开口询问为什么会带一个空的饮料瓶时,他便拉着我的手告诉我:“李老师,你看,这个瓶子像不像一架飞机。”说完就拿着飞机在我的身边“飞”了一圈。我拉着他的手蹲了下来,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个“飞机”,笑着对他说:嗯,这个瓶子的外形的确有点像飞机的机身,不过这个“飞机”还缺少机翼,如果加上机翼的话就更好啦!只见他开心极了,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们一起去美工区做机翼吧”!不一会儿,“飞机”就做好了。旁边的孩子们看到后都围了过来,大家都很吃惊的说:“哇,这“飞机”好像一架真的飞机呀!”看到这一幕场景后,我便趁机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使用完后便扔掉的废品,其实是可以再利用的,例如:易拉罐可以做装饰、废报纸可以做漂亮的纸盒等等。”
通过以上事例我发现,孩子们都能够想到用废旧材料当作玩具,那我相信我们的家长想法应该比孩子们更多、更丰富。所以我们班将利用环保型废旧材料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废旧材料大变身》,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们与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的环保型废旧材料,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手工作品,不但可以培养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还可以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对于幼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让幼儿更加认识到废旧材料的作用。
二、什么是环保型废旧材料
所谓环保型废旧材料,是指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这些废旧材料当作无用的垃圾处理掉了。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幼儿来说,稍作加工,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在《指南》中指出:“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我们可选择的废旧材料有很多,在选择的同时不妨多角度的考虑下材料的用途,也许看似很简单的某样材料却能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孩子来说,都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注意利用废旧环保物品和自然材料引导孩子进行实践活动。
三、认识身边的可利用性环保型废旧材料(如下表)
序 号 | 材料 | 序 号 | 材料 |
1 | 塑料瓶 | 26 | 旧书 |
2 | 废瓶盖 | 27 | 砖块 |
3 | 玻璃瓶 | 28 | 管子 |
4 | 冰棍棒 | 29 | 瓷砖 |
5 | 废吸管 | 30 | 带子 |
6 | 卷纸筒 | 31 | 扣环 |
7 | 纸杯子 | 32 | 手套 |
8 | 易拉罐 | 33 | 帽子 |
9 | 铁罐子 | 34 | 花边 |
10 | 鸡蛋壳 | 35 | 领结 |
11 | 纸箱盒 | 36 | 袜子 |
12 | 废旧光盘 | 37 | 鞋盒 |
13 | 绳子 | 38 | 牛奶箱 |
14 | 奶粉桶 | 39 | 发夹 |
15 | 轮胎 | 40 | 梳子 |
16 | 塑料袋 | 41 | 皮夹 |
17 | 一次性筷子 | 42 | 衣架 |
18 | 镜子 | 43 | 刷子 |
19 | 灯泡 | 44 | 药盒 |
20 | 暖瓶 | 45 | 糖果纸 |
21 | 废弃衣服 | 46 | 茶叶罐 |
22 | 桌布 | 47 | 纽扣 |
23 | 毛巾 | 48 | 牙膏盒 |
24 | 布包 | 49 | 月饼盒 |
25 | 旧报纸 | 50 | 酒盒 |
四、废旧材料做出来的成品(见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调查表)
五、开展亲子环保型废旧材料活动的目的
在运用各种废旧材料的过程中,充分让孩子们自己积累经验,开启思路。将“废旧材料”与“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玩着学、学着玩。
同时以提高幼儿的审美、创美能力为目标,探索多种利用环保型废旧材料进行的创美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合作、分享、交往、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发展,让幼儿感悟到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也能对环保行动积极表现,为他们一生的高质量生活奠定基础。使幼儿自然感悟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美,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在提高幼儿生活感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和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同一材质的材料经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所产生不同的作品,这样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调查表 |
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 废旧材料大变身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