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合家春天幼儿园!
联系电话:025-52725865
邮箱地址:191549728@qq.com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 文章 文章
课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2/7 13:35:49 作者:徐芳芳 浏览量:770次

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界定

    (一)关键词界定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教师观察:是指教师有目的的运用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幼儿游戏作为直接观察,并根据观察对幼儿游戏行为所进行的科学解读和评价。
指导:是指教师为实施有效教育,对自己教育行为的调整或给与幼儿的有效支持策略。包括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如何巧妙的介入,如何实施指导,如何创设环境提供材料等。
策略: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调整活动方案或制定出新的方案,以最终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指导策略”是指围绕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对内容安排、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等方面所采取的有选择性的方式方法等来实现目标。
 
 
(二)课题名称解读


《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其中扮演的是熟悉的、了解的角色模仿的对象是教师、成人、伙伴等强调游戏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性的发挥。在幼儿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细致观察游戏的情况,采用有效的、多种方法策略进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比较全面发展。

二、对研究问题理解的深化

(一)研究背景

产生这个课题研究的想法来源于目前幼儿园里孩子们都很喜欢角色游戏,参与率较高但是在游戏中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在角色游戏中的个性化指导,指导方法程式化,指导的方法单一化等这些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原因。

1.  投放材料时不知投放什么投放多少尺度拿捏不准。

我们老师在刚开始投放角色区游戏材料时,游戏材料投放的过于多而杂乱,过于完整真实而忽略了材料投放的操作性。

2.  教师不知介入游戏的正确时机。

很多新教师不知如何正确的把握介入角色游戏的时间,无意义介入,打断了幼儿的游戏过程,也打断幼儿的游戏思路,其实这样做是遏制了幼儿发挥其自主性和积极性与创造性。

3.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真正的观察者。

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教师在游戏中的不够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察的质量。

如:到了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老师在游戏的开始时会观察一下小朋友是否安全,当孩子们真正玩的时候,教师就会拿着自己备课本在一旁忙碌起自己的来,只是偶尔抬头看看孩子们是否出现了一些不安全的玩法或隐患。教师不重视角色游戏,教师不知道要怎么去观察、甚至教师整个活动都有参与到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去。

(二)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最近几年在我国,角色游戏越来越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教师的自身能力,与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的水平参差不齐,极大地造成了孩子们主动与创造性的发展。研究发现角色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幼儿园角色游戏缺乏层次性与操作性。

第二,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尺度拿捏不准,不知如何正确的投放。

第三,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真正的观察者。

第四, 教师在游戏中不知如何介入,什么样的情况下介入。

第五,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第六,幼儿主体地位未能凸显。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1.园内可以开展以角色游戏的教师策略与指导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关于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的理论知识

2.年级组之间可以开展角色游戏的观摩,让教师在观摩中找出教师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在讨论中不断学习,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3.教师自身也要多学习,多角色游戏相关书籍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方法。

三、已达成的研究目标

●幼儿方面:

1. 充分利用角色游戏中的各种资源发挥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

2.创设自由宽松的角色游戏环境,让幼儿能够体验多种角色,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促进幼儿的交往,提高幼儿的表达水平,体现游戏自主性。

3.利用角色游戏中的面馆、超市、点心店等资源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幼儿之间共同合作,解诀困难的能力。

●教师方面:

1.通过角色游戏深入研究,探寻适合自己特点的观察记录方法。

2.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增强教师、保育员、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探索角色游戏中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 

4.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不断调整活动内容和组织,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提高教师解读、评价和支持幼儿游戏的能力,培养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反思习惯。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7年4月—2020年11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统一研究思路,建构详细的研究框架。

在课题开展前,我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教师和家长对现有的角色游戏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观察的现状,根据他们的需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研究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资料,如《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指导》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怎样观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等。阅读相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刊物,选购相关的文献书籍,

通过网络资源等通道,做好文献收集、阅读以及整理。

    2.进一步制定详细的课题推进计划,细化课题阶段性计划分工。

3.针对此课题,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争取更好的配合和协调。从而了解孩子角色游戏的经验以及家长对角色游戏的认识。

表(1)教师调查表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您目前所在的班级?

小班

10

40%

中班

8

30%

大班

8

30%

您的教龄?

3年以下

5

20%

3-8

17

65%

8-15

4

15%

您认为幼儿角色游戏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幼儿认知发展

5

16%

2.幼儿语言发展

8

28%

3.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幼儿合作能力

2

7%

您是否在幼儿角色游戏中你会观察什么?

观察孩子在游戏中是否在玩是否打闹

10

26%

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交往和合作

5

20%

游戏持续时间与游戏的兴趣

5

20%

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6

24%

在角色游戏中您角觉得教师什么时候介入指导较好?

随时介入

9

30%

根据实际情况介入比如:幼儿需要帮助时,幼儿出现矛盾时等

21

70%

 

从表(1)中我们随机抽取幼儿园30名教师填写的表格,在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的观察还是以幼儿的基本常规为主,大部分的教师更看重在游戏中幼儿是否在玩是否打闹,会出现安全的因素,只有少部分教师会重点观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方面,什么时候介入大部分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但还是有部分教师习惯性的随时介入,这将影响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表(2)家长调查表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您的孩子目

前所在的班级?

小班

10

31%

中班

8

26%

大班

12

43%

您了解幼儿园

角色游戏吗?

了解

9

30%

了解一些

17

56%

完全不了解

4

14%

您希望幼儿在幼儿角色游戏中获得什么?

1.幼儿认知发展

8

26%

2.幼儿语言发展

10

34%

3.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幼儿合作能力

12

40%

您愿意协助教师收集相关游戏的辅助材料吗?

愿意

18

 

60%

不愿意

2

40%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家长对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了解深度不是很深,大部分家长对角色游戏有一个简单认知,还有部分家长加上今年疫情不能进园对角色游戏更是不了解,但是从表格上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儿能力发展和老师的配合上还是有着积极地态度的。通过表格来看家长对角色游戏虽然不了解,但是还是很支持的,特别是在游戏中所获得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平时我们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20年11月)

1.明确并细化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重点。重点创设幼儿园角色区,出方案打造角色区的环境,中班我们会开展理发店、奶茶店、面馆等观摩幼儿不同角色游戏活动中的材料设置与适宜性操作材料。首先要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给与充足的游戏时间,游戏指导在材料上应提供一些可以增强他们角色意识的材料,如:奶茶店里应提供奶茶店的围裙、面点店里应提供一些厨师的服装,服务员的服装等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在材料上体现支持性,大班可以开展一些跟主题相结合的角色游戏,比如:大班第一学期的主题《自信中国人》我们可以开展角色游戏《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地方特色美物《饰品店》在游戏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更换材料,来激发幼儿兴趣,区域之间我们可以相互渗透。

2.通过个案分析,总结如何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的记录方式。

在开始研究阶段我们采用了观察,录像、观察记录等方式分析幼儿,通过录像的方式分析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行为,然后共同参与研讨,经过研讨,我们变更了以前传统“找茬”的观念,采用了“学习故事”的方式记录了孩子们游戏的情况,发现“哇”时刻,保护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品质。

3.根据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对指导策略进行总结。每天游戏结束后都会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做一个总结,反思幼儿游戏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并进行调整,比如:当幼儿对游戏缺乏兴趣时?我们应该反思是否因为材料缺乏新颖性、适宜性,如果是因为材料,那么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材料,如果是因为幼儿无法加入到同伴游戏中,那么我们应该及时以角色身份进入到游戏中进行指导,如果在游戏里中出现一些争抢,涉及安全问题时,我们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并开展一次专题活动,根据儿童生活经验提供种类少、数量多、形状相似的成性玩具,避免争抢,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在指导方式上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间接的指导方法一般采用:观察、用语言提问、提示、评论、示范、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适时地出现玩具和游戏材料,在游戏后我们教师应该给与一个评价,评价策略的运用是为了下一次能更好的游戏,而且游戏评价应该及时去点评,它具有时效性,通过讲评让儿童积累游戏经验,要注意规则意识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总之我们教师应该随时去观察,去反思,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去调整,我们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学习故事分享会,分享一些典型的个案以及教师所应对的策略。

4.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如:第一层次对角色区材料的投放问题进行研究,材料要新颖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等的小结,第二层次是对教师的观察指导策略的研究的总结。结合园级、班级活动进行个人课题的研究展示、研讨、总结,形成个案观察,学习故事记录。研究过程中理念的转变为教师专业成长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如:论文、案例、学习故事、区角的创设方案等等

2.撰写结题论文、研究报告。

五、研究成果

在角色游戏中很多的时候我们教师都会“愣神儿”,当孩子们问出一个问题,我们教师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说的直白点就是“把天会聊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们会无法接住孩子们丢过来的球呢?甚至都无法抛出“球”,观察到了这个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幼儿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种表现,就像是幼儿抛给教师的球,教师只有成功的接住幼儿抛来的球才能去给与适当的回应,一个好的回应和引导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游戏,在师幼和幼幼交往中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孩子无法按照教师预设的游戏而进行游戏,如:在娃娃家里孩子们玩了一会儿新鲜感一过,就没有了兴趣,然后会到其他的区域,教师比较苦恼,一边收拾着玩具一边将“不会玩”的孩子强压在属于他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的交往对象、环境、情境、目的、内容的多样化为其社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幼儿游戏有很多的自发性,所以必须有教师的观察指导,怎样观察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呢?那就是如何将教师的指导与孩子们的主动性结合起来,第一点就是制定计划,可以结合本学期的教育计划和内容来制定,材料上的提供要新颖,有趣,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第二点重要的是在孩子们游戏前必须要有个前期经验,如果开展游戏前,孩子对游戏一无所知,那么游戏很难开展,所以,教师要了解你班级孩子的认知水平,设计出适合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认知经验相符合的游戏。第三点是提供的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比如小班有个主题月《水果宝宝》那我们就在娃娃家里投放了很多水果,在生活体验区里也投放了很多水果,孩子通过洗水果、切水果、做水果沙拉、榨水果汁等等体验了生活的乐趣,因为提供的这些材料让他们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得到运用,而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比如: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等,因此适合的材料提供是比较重要的。第四点是观察游戏,支持游戏发展。对游戏的观察教师要有一定的观察策略,比如在幼儿游戏时,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观察了解在先,介绍指导在后,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和思维方式,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游戏中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发展提出问题或者建议,用语言来推动延伸和扩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日常活动常玩的游戏形式,通过角色的开展可以让幼儿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分享观以及交往观,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孩子们去交往?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了解,沟通了解,从开始不熟悉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彼此熟悉,这是在交往,幼儿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中,促进他们与人的交往的能力,在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独自游戏、发生矛盾、争执、打架争抢等等,导致这样的因素是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我意识的形成,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比较的娇惯,在家都是围着自己转,以自我为中心,从而造成自私、霸占、蛮横等心理。其次孩子们不会交往策略,教师要教一些交往策略,如:当发生矛盾怎么办?结合这个话题开展一次教育活动,师幼设定角色区的公约,在幼儿游戏时不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教师的作用是科学的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或者说帮助幼儿将游戏进行下去,这时候教师应选好介入的时机,了解情况,及时解决,尽量选择隐性参与,可以以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去,再次教师要观察个别内向、胆小,交往能力比较差的幼儿,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积极开导,消除孩子们内心的顾虑,顺利的参与到游戏中,并在平时要提升他的交往能力,多组织一些需要同伴相互合作的活动。

角色游戏教师指导与观察的转变

表(1-1)教师调查表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您认为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有价值吗?

很有价值

16

53%

比较有价值

12

40%

没有什么价值

2

7%

对于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您的处理方式是:

总是观察,适宜介入,互动评价,及时记录、反思

23

76%

经常观察,适当介入,师幼共评价,不记录

5

17%

偶尔观察、介入(幼儿间冲突),主观评价,不记录,不反思

2

7%

认为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师幼关系应该是:
 
 

1.教师全面介入、严格控制,儿童无条件接受)

0

0%

2.教师适当介入,师幼平等对话,儿童依据需要自主、自由玩耍 

26

86%

3.教师不介入、不控制,一切随儿童兴趣需要

4

14%

如果您已开展幼儿园角色游戏,您认为目前你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在观察和介入方面更多是:

无意而为

5

17%

模仿别人

7

13%

自觉而为

18

60%

 

从表(1-1)中看出,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角色游戏认知在的转变,再角色游戏中大部分教师对于在游戏中何时介入有了更清晰了解,在游戏中具该如何观察幼儿以及观察的重要性从表格中都可以看出教师在通过学习交流后的思想转变。

角色游戏中家长的转变

表(2-2)家长调查表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您对于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认识

单纯的游戏活动,没有什么教育意义

2

3%

增强幼儿角色意识,培养社会技能

16

53%

角色游戏给幼儿带来欢乐,满足幼儿情感需求

12

40%

您认为在游戏活动中同伴的反馈是否会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经常

23

76%

偶尔

5

17%

从不

2

7%

您愿意协助教师收集相关游戏的辅助材料吗?

1. 很愿意,乐意收集各种材料

19

63%

2. 老师需要了,我们就收集

9

30%

3.看实际情况

2

7%

 

从表(2-2)可以看到,家长对幼儿角色游戏有了更深的了解,但部分家长认为角色游戏对孩子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转变的,大部分的家长会认为角色有游戏能增强幼儿角色意识培养初步的社会技能,还有部分家长角色角色游戏会对孩子身心带来快乐,所以在协助教师收集的材料上比之前更加的积极。

六、反思:

1.之后教师角色观察应该重点注意什么?

这个课题是对于幼儿园小中大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来进行的研究,我在思考的是教师在指导孩子游戏的时候,不宜如巡视员一般监督幼儿,而是要在一旁多观察、等待。只有发现幼儿多次尝试仍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才宜以教育者或游戏者的身份适当介入指导。另外,游戏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教师要用智慧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课题研究中我们知道角色游戏中教师不仅要学会观察等重要的是教师在观察指导角色游戏中的回应策略的灵活性,其不动声色地使用了潜移默化情景介入、直接提示等指导方法,帮助孩子们化解了一场风波。

2.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学会的反思和修正。

角色游戏中教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学会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实际困难:1.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生成点较多,常使教师的观察顾此失彼。2.缺乏简便易行的观察工具,教师不易记录3.幼儿人数多教师难管制,特别是游戏时间幼儿分散较多。虽然班级幼儿人数多是当前的国情,它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对幼儿个体发展需求的关注。提高教师的观察力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七、参考文献:

【1】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及指导中在的问题与对策.《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6期.赵莉.

【2】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8期.关少英.

【3】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3期.李建群.

 

 


版权信息:©2017-2019 南京合家春幼儿园 电话:025-52725865 地址: 江宁区诚信大道899号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